(第七講)
【黨史故事】中共三大
1923年6月12日至20日,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東山恤孤院31號召開。陳獨秀、李大釗、毛澤東、蔡和森、陳潭秋、惲代英、瞿秋白、張國燾、李立三、項英等來自全國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30余人出席大會。大會接受了共產國際關于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進行合作的指示,通過了《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》、《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》等文件。
中共三大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策略原則和共產國際的指示,結合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,充分發揚民主,在分析中國社會矛盾和明確中國革命性質的基礎上,正確解決了建黨初期,黨內在國共合作問題上存在的重大分歧,統一了全黨的認識,正式確定了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,與國民黨進行黨內合作的策略方針,同時保持共產黨在組織上、政治上的獨立性,使黨能夠團結一切可能聯合的力量,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,為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和第一次國共合作打下政治基礎。
【黨史回眸】
1947年3月29日 中共中央在陜北清澗縣棗林溝村舉行政治局會議,決定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、周恩來、任弼時堅持在陜北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,其他兩位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、朱德前往華北,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。
1973年3月29日 根據毛澤東的意見,周恩來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,決定:鄧小平正式參加國務院業務組工作,并以國務院副總理身份參加外事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