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積極應對環境變化,三星集團在不同時代偏重不同的人才類型。
20世紀七八十年代,競爭力的核心是“大即是強”,產業結構為典型的“厚重長大型”。這一時期,身強力壯的勞務型人才十分受歡迎。
20世紀90年代,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,工業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。“輕薄短小型”產業成為主流,人們推崇的是“小即是美”,這一時期需求的是從事腦力勞動的“頭腦型”人才。
近年來,知識型產業占支配地位。社會推崇以創新能力、軟競爭力、創意為基礎的“獨特即是美”,需要的是擁有“創新型技術”的新型人才。
三星集團子公司為了儲備企業的核心人才,成立事務所和臨時組織機構,三星電子將人事部門擴大并改編為人才開發研究所。三星經濟研究所提出三星的核心人才需具備如下條件:第一,主導今后“新種樹”事業的人才,即能開發出新的事業,創造市場需求,能引領整個產業發展的人才。第二,主導革新變化的人才,即能夠打破固定觀念,提出革新觀點,促進革新的人才。第三,具有明確價值觀和組織觀的人才。第四,品德高尚的人才。
創新型高端人才指的是不僅是創造知識的主體,也包括共享其所創造知識的主體,還有在為了共享知識而構建文化體系、制度和系統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人。三星集團培育21世紀創新型高端人才的理由如下:
第一,21世紀創新型知識人才能夠“通過改善、開發、革新自身的工作方法,增加附加值”。
第二,21世紀創新型知識人才“通過改善、開發、革新工作方法,獲取新穎的構思,并傾注全力使之商品化,創造具體的商品價值,從而提高自身和公司組織的競爭力”。
第三,21世紀創新型知識人才能夠從“將想法付諸行動和吸取教訓”中得到啟發,在工作中創出經營成果。
第四,充分發揮知識人才的作用,個人通過知識共享,將自身知識轉化為組織知識,否則知識得不到升華和發展,個人將停滯不前。
三星提出了主導21世紀人才的四點特征:
第一,必須是創新型人才。擁有革新和主導意識。憑借意志、忠誠、自信開拓進取,實現夢想,同時以創新思維、挑戰精神引領知識社會。
第二,必須是學習型人才。擁有新時代的知識和信息,為確保核心能力而不斷努力。
第三,必須是國際型人才。為培養國際性能力和素質而不斷努力。
第四,必須是社會型人才。德才兼備,擁有團隊合作精神并履行社會職責。
如上所述,三星集團改變了對21世紀新型人才的判斷標準,采取了一種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,旨在通過選拔和安置的變化、創新型人才培養戰略、創造知識的經歷挖掘、雇傭關系以及業績評價等實現企業的創新型知識經營。
(來源:中國國家人才網)